■個論
  3月26日起,杭州也邁入了“限牌”時代,杭州市政府3月25日晚7點宣佈,當日零點起在全市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,增量需通過搖號或者競價方式取得。限牌一經發佈,杭州車市迎來瘋狂的一晚。(相關新聞見今日本報AA15版)
  杭州市政府選在晚上7點宣佈限牌,並規定自零點起生效,這種毫不與人商量的口吻,透露的是一地政府在執政作風上的傲慢。客觀而言,限牌令對治理城市擁堵當然有正面意義,但不應該成為相關部門不同民眾商量的理由。畢竟,政策落地,歸根到底要落在民眾身上。若不做好解釋、溝通工作,而以空降的方法強推,很難說在執行中不發生政策性走偏,辜負限牌令的善意初衷。
  當然,面對這種指責,杭州市政府可能會大喊冤枉。因為審視相關新聞報道,關於限牌令的具體執行細節,比如總的配置額度是多少,搖號和競價的比例怎樣等等,杭州市政府均給出了一個意見徵詢時間:在3月26日至4月9日期間面向社會征求意見。此後,正式的暫行規定才會在4月底正式發佈。只不過,“遲到的正義”不是正義,遲到的意見徵詢,也同樣不是意見徵詢。在限牌令已經生效的前提下,這種遲到的意見徵詢,無疑更像一個黑色諷刺,第二次傷害了當地民眾的心。
  從限牌令的發佈流程來看,杭州市政府對有關決策的輿情反映應該估計不足。因為限牌有著治理環境、舒緩交通壓力的命題正確。在命題正確的情形下,“夜半雞叫”式的限牌令,儘管讓人感覺突兀,但其弊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事後補徵意見手續的跟進,其負面影響從理論上來說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弭,而這或許也是當地政府的信心所在。只是,當地政府在做這樣一番利弊權衡時,恰忽略了決策給出不同於商品購買,難以用性價比來衡量。一項政策從內容制定到具體發佈,均應有審慎的態度,充分考慮民眾的意見,以及可能給市場所造成的影響。單純抱著乾好事的態度去做決策權衡,其所帶來的連鎖反應,可能既令當地政府尷尬不已,又有陷入好心辦錯事的信任危機。
  就目前而言,“好心辦錯事”的負面效果已經凸顯。當地有男子一夜買走70臺面包車等極端購車行為,是市場對突兀限牌令的一個直接反饋。可以預期,短時間內,杭州市車牌將淪為一個“期貨”市場,投機商們將趕在具體細則頒佈前,把車牌作為奇貨可居的保值品進行炒作。而車管所等一些公共機構,面對這樣的經濟刺激,在相關制度約束並未成文的前提下,又如何約束自己避免權力尋租?車牌炒作是一個短暫的畸形市場,游資的操作顯然不會長久,可以想象,最後為此埋單的市民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價。
  “夜半雞叫”式的限牌令難給好評,是因為其決策的霸道與不透明。而這種失誤事實上也是許多公共決策、公共事件以慘痛教訓換來的經驗,容不得傲慢的行政部門隨意忽視,肆意透支公信力。面對夜半雞叫式的限牌令所激蕩起的陣陣漣漪,杭州市政府應拿出一個富有誠意的態度和可行的方案回應,還應以此為戒,展開一場決策觀念與決策體系的變革,學會謙卑,放下身段,變管為治。在決策機制上更多考慮社會反饋,增進民眾對具體政策的瞭解,最大程度地壓縮政府決策的失誤空間。
  □晚報評論員 楊興東
  (原標題:“夜半雞叫”式的限牌令為何難給好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45mojqk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